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编号:13307073
甲单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8期
     2 通过甲板改变看肿瘤

    通常我们可以把甲板看做甲单位肿瘤的一面镜子,通过甲板的征象来推测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可能的肿瘤类型。再结合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借助皮肤镜、超声检查、MRI或CT等辅助检查,以及适当的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不同部位的肿瘤经常出现的甲板表现见表1。

    2.1 甲母质受累:甲板由甲母质产生,当甲母质受到肿瘤侵犯不能正常产生甲板时,相应部分的甲板可出现部分缺损或者完全缺失,例如鳞状细胞癌、寻常疣等(图1?4);甲母质中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可沉积到相应的甲板上并随甲板的生长而延伸,表现为甲板的纵行色素条带(图4?6)。近端甲母质产生甲板的背侧部分,远端甲母质产生甲板的掌侧部分,因此可以利用甲板异常所在的层次得知肿瘤位于甲母质的近端还是远端,例如甲母痣位于甲母质近端,则色素位于甲板的背侧部分;如甲母质近端受干扰,可出现甲板表面粗糙(图7);纤维角皮瘤长在甲母质,则可使甲板分层(图8)。刚形成的甲板(甲板近端)比较软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受到向下的压迫容易下陷,形成縱向凹槽,例如甲周纤维瘤、粘液样囊肿等(图9?10);受到向上的外力压迫时会出现隆起,曲度增加,如血管球瘤、外生性骨疣等(图11),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长期压迫使甲母质产生甲板功能受影响时,可出现甲板缺失(图11)。

    2.2甲床受累:甲板和甲床紧密贴合,这主要依赖于甲床上皮的正常功能。甲床上皮的肿瘤和炎症会导致甲分离,例如鳞状细胞癌、Bowen病、甲下疣等(图3,4,6,12,13);而位于甲母质和甲床真皮内或皮下的肿瘤在早期对甲床、甲母质和甲板没有影响,则甲板无特殊表现(图11,14?15);当肿瘤体积增大时,甲床和甲板会随之一起上抬(图17);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因长期压迫甲床上皮使之受损时,也可出现甲分离,例如巨大的血管球瘤、外生性骨疣等(图11,16)。甲板是半透明的,一些病变发生色素沉积、血管成分增加或毛细血管扩张、甲下角质碎肩堆积或者出血、坏死、渗出等,可透过甲板表现为颜色改变,例如蓝痣为境界清楚的蓝黑色斑片(图15),甲床鳞状细胞癌表现为红黄白等杂色斑(图13,18)等。

    以上列出了常见的甲单位肿瘤,以及临床思路。及时而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条件。通常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如果取材部位不正确,也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我们可以借助甲板的表现初步确定肿瘤的生长部位,再根据术中所见进行取材部位的调整。, http://www.100md.com(杨淑霞)
上一页1 2 3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